吉林辉南,探访生产冲锋枪的军工厂,如今只
2024/8/14 来源:不详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s://m.39.net/pf/a_5740834.html
三线建设是国家工业布局、加强国防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,从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,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布局由沿海转向内地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。
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,东北向三线地区迁移企事业单位多个、援建项目多个、输送人才多万。吉林除了援助全国的三线建设外,在内部也掀起了小三线建设热潮。吉林的“小三线”建设大多选址在以辉南、蛟河为主,在长白山西麓的十余个山区县。
辉南县城以东多是山地,在这片区域内三线时期有多家军工企业落户于此,如向阳仪表厂、国营前锋机械厂、长白机械厂等等。四方顶子山下沟壑纵横,当地称为二岔的地方国营通用机械厂,军工代号“”厂便坐落于此,主要生产7.62毫米冲锋枪。
该厂于年5月动工,年建成投产,鼎盛时期有职工家属近人。在当时,工厂因为有军工背景,安全保卫措施十分严密,厂区四周围满高墙,墙上覆盖有铁丝网,门口有持枪的军人。当时外边的人想要进入厂区,都要经过复杂的检查询问之后才能入内。
有着几千人的生活区,则是一座热闹的军工城,这里有托儿所、幼儿园以及小学到高中的学校,医院、文化宫、篮球场、露天舞池、公园、电影院招待所等配套设施。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,工人忙个不停;晚上厂区灯火通明,人头攒动,繁华热闹。
进到80年代,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,军事工业开始慢慢向民品转移,厂也开始转型生产民用产品。为了迎合新的市场环境,年,和长春市化肥合并,搬迁至净月大街之上。
也就是从那时开始,这座偌大的工厂便开始荒废了。历经几十年风雨的洗礼,变得沧桑破败。走进厂区,到处都是杂草、落叶和高大的树木。宣传栏还留存着往昔的记忆,就像昨天的故事并未走远。昔日的车间厂房、居民住宅到处是搬迁留下的残破废墟,给人满目凄凉之感。
岁月流转,“三线建设”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,嘹亮激昂岁月远去。青山依旧,大山之中留下的这些残砖烂瓦,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神秘与辉煌。